智能硬件堆叠设计降低厚度方案:深圳时代工业设计的结构优化之道

发布时间:2025-06-03 浏览量: 1324
分享到:
在智能硬件领域,“轻薄化” 已成为用户体验与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指标。然而,随着功能集成度提升,元器件数量增多,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堆叠设计降低厚度,成为工业设计的关键难题。深圳时代工业设计(官网:http://www.sztimes.com.cn/)在与北京小牛电动合作的骑行码表项目中,通过系统化的堆叠设计方案,将产品厚度控制在 9.8mm(行业同类产品平均厚度 12-15mm),展现了结构设计对厚度优化的决定性作用。

在智能硬件领域,“轻薄化” 已成为用户体验与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指标。然而,随着功能集成度提升,元器件数量增多,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堆叠设计降低厚度,成为工业设计的关键难题。深圳时代工业设计(官网:http://www.sztimes.com.cn/)在与北京小牛电动合作的骑行码表项目中,通过系统化的堆叠设计方案,将产品厚度控制在 9.8mm(行业同类产品平均厚度 12-15mm),展现了结构设计对厚度优化的决定性作用。


堆叠设计降低厚度的核心逻辑:从 “无序堆砌” 到 “有序协同”

智能硬件的厚度控制绝非简单压缩空间,而是通过元器件的布局优化、结构协同与工艺创新,实现 “功能密度” 的最大化。我们在小牛电动骑行码表设计中,确立了堆叠设计的三大原则:


元器件分层优先级:根据功能重要性与空间需求,将元器件分为 “核心层”(主板、显示屏)、“辅助层”(电池、传感器)、“外围层”(接口、按键),通过 Z 轴分层实现空间复用。例如将 GPS 模块与蓝牙模块集成在主板同一区域,利用芯片封装厚度差异(GPS 芯片厚度 0.8mm,蓝牙芯片 0.5mm)实现错层堆叠,节省纵向空间 1.2mm。


结构避让与嵌套:针对厚度敏感区域(如显示屏下方),采用 “凹陷式嵌套” 设计,将厚度较大的元器件(如电池)布置在边缘非敏感区,通过结构轮廓的互补性减少整体厚度。小牛码表的电池采用 “弧形贴合” 设计,其曲面与外壳内壁完全匹配,既避免了传统方形电池的空间浪费,又减少了 0.5mm 的厚度冗余。


工艺适配性设计:不同工艺对堆叠空间的要求差异显著。我们选择 LDS(激光直接成型)工艺制作天线,替代传统 FPC 天线,将天线厚度从 0.3mm 降至 0.1mm,同时直接集成在外壳内侧,省去单独的天线支架,进一步压缩空间。

小牛电动码表案例:堆叠设计降低厚度的实战细节

主板与显示屏的 “零间隙” 堆叠

显示屏是智能硬件厚度的 “大头”,传统设计中显示屏与主板之间存在 0.8-1mm 的装配间隙。我们在小牛码表中采用 “屏幕直贴主板” 方案:选用 更薄的 LED 屏(传统 LCD 屏厚度 1.2mm),通过 COF(Chip On Film)封装技术将驱动芯片集成在屏幕排线处,消除主板与屏幕之间的驱动电路占位;同时采用点胶工艺实现屏幕与主板的刚性连接,将间隙压缩至 0.2mm,单此一项就减少厚度 1mm。

电池与传感器的 “立体协同” 布局

为平衡续航与厚度,电池容量与厚度的矛盾尤为突出。小牛码表采用 “异形电池 + 分布式传感” 设计:将传统 1000mAh 方形电池(厚度 3.5mm)改为定制弧形电池(容量保持 950mAh,厚度降至 2.8mm),弧形部分恰好避让主板上的凸起电容;同时将地磁感应传感器、防水连接器等小型元器件分散布置在电池与主板的间隙中,形成 “立体填充”,避免空间浪费。

外壳结构的 “视觉减薄” 辅助

堆叠设计降低的不仅是物理厚度,更需通过外壳结构强化 “轻薄感”。小牛码表的边缘采用 15° 斜切面设计,从视觉上弱化厚度感知;按键区域采用 “内凹式” 结构,按键顶部与外壳表面平齐,避免传统凸起按键增加的厚度;中框使用双色注塑 TPU 软胶,通过 0.3mm 的真空镀金属层实现 “轻薄却有质感” 的视觉平衡,让 9.8mm 的实际厚度呈现出 8mm 级的视觉效果。

堆叠设计降低厚度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散热与厚度的平衡

元器件高密度堆叠易导致散热问题,尤其像小牛码表这类需要持续 GPS 定位的设备。我们在主板设计中采用 “铜皮散热网”(厚度 0.05mm)覆盖核心芯片,通过外壳的导热硅胶(厚度 0.2mm)将热量导出,既避免了传统散热片增加的厚度(通常 0.5-1mm),又保证了芯片工作温度不超过 60℃。

防水性能与轻薄的兼容

IP67 防水等级通常需要额外的密封结构,这会增加厚度。小牛码表的接口采用 “一体式防水塞” 设计,将 USB 接口与防水塞通过硅胶铰链连接,省去传统防水盖的安装槽,减少厚度 0.8mm;同时在外壳接缝处采用 “阶梯式密封”,用 0.3mm 的氟橡胶 O 型圈替代传统 0.5mm 的密封胶条,在保证防水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空间。

结构强度的保障

过度压缩厚度可能导致结构强度下降。我们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小牛码表的堆叠结构进行力学模拟,在主板与外壳之间设置 3 个直径 1.5mm 的支撑柱(传统设计为 5 个),通过拓扑优化确定最佳分布位置,既减少了支撑柱占用的空间,又保证了跌落测试中(1.5 米高度跌落水泥地)的结构完整性。

专业堆叠设计的价值:从 “厚度数据” 到 “市场反馈”

小牛电动骑行码表凭借 9.8mm 的超薄设计,上市后获得 “牛油” 们的广泛认可,用户反馈 “安装在车把上几乎不占空间,骑行时完全没有突兀感”,该设计也成为小牛电动的差异化卖点之一。这印证了专业堆叠设计的价值 —— 不仅是参数上的厚度减少,更是用户体验的实质性提升。


深圳时代工业设计在智能硬件堆叠设计领域,始终坚持 “功能不减、性能不降、厚度最优” 的原则,通过数百个项目积累的结构数据库,能快速为不同品类的智能硬件提供定制化厚度优化方案。如果您的产品正面临 “功能与厚度” 的两难困境,欢迎继续访问官网(http://www.sztimes.com.cn/)查看小牛电动码表等案例的详细结构图纸,我们的结构工程师将为您提供从堆叠方案设计到量产落地的全流程支持。